陶宅村
近几年,奉贤区青村镇陶宅村党总支相继实施农村生活污水纳管、美丽乡村建设、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、水系沟通等系列项目。为进一步精细化农村基层治理工作,陶宅村党总支有机融合党建与行政两个方面,不断发展村级各项事业和惠民实事工程。
(资料图片)
四好农村路,水系沟通
增强组织聚合力 健全基层治理“组织网”
强化队伍 提升服务水平
01
实施《陶宅村工作人员工作考核细则》,规范考核流程;制定《服务清单》和《办事流程手册》,方便群众业务办理,提升办事效率、服务质量。
02
创新机制 紧密干群关系
利用“大调研”契机及党群微家、睦邻点建设,聚焦群众需求,网格治理分区包干。“走村户、了民情、听民意、办民事”,同步宣传相关工作、规划等,听取意见建议,落实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。
党员模范 带动村民自主参与
03
以陶宅村党总支为核心组建陶宅村美丽乡村党员志愿者队伍、以老助老队伍、各类老年学习团等多样化志愿群体,广泛调动村民在环境改善、健康生活等多方面积极性,共建共享共固乡村基层治理成果。
04
多方借力 推动村庄稳步发展
与多家单位开展联学联建、定点帮扶工作,策划开展主题党日活动,成立圆梦基金、开展圆梦行动,着力建设惠民实事工程。
长效治理人居环境 激活乡村运行“内动力”
制定责任分区
1
根据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工作现状,将全村责任区域内点位细分为农宅、农田、企业、公共设施四大类,制定责任区分工示意图。
压实主体责任
2
明确责任主体,党组织、村委会、责任人三位一体,形成“村书记——班子成员——村民组长”责任分工的三级网格体系,招募村内党员群众成立联村联户志愿者队伍,引导村民主动参与、积极配合,实现党建引领下的自治共治模式。
强化过程考核
3
制定《农村人居环境责任区制度考核细则》,明确17项负面扣分清单、4项特别加分项,建立以“一牌一表一测一评”为内容的工作机制,组织每月评定,落实奖惩。
探索“档案+” 治理“新模式”
01
拓展一户一档内容建设
在一户一档的基础上,统一增加首页目录清单,在日常工作中对户口迁移、人员死亡等档案材料更新,确保档案利用的实效性、科学性。
02
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依据
将全村812户村民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、经营权登记申请书、土地承包情况登记表及经营权登记簿统一归入土地延包档案,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。
03
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
积极利用电脑、扫描仪等设备开展文书档案、一户一档等数字化推进工作,编制档案纸质目录和电子目录,实现计算机检索,便于日常查档利用。
未来,青村镇陶宅村党总支将继续努力探索,实现农村从碎片治理向集成治理、从被动治理向主动治理、从突击治理向长效治理、从单向治理向多元治理的重大转变。
关键词:
X 关闭
X 关闭